人工挖孔桩,工程名词,用人力挖土、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桩。人工挖孔桩一般直径较粗,最细的也在800毫米以上,能够承载楼层较少且压力较大的结构主体,目前应用比较普遍。桩的上面设置承台,再用承台梁拉结、连系起来,使各个桩的受力均匀分布,用以支承整个建筑物。人工挖孔灌注桩是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,然后安放钢筋笼,浇注混凝土而成的桩。
人工挖孔桩的主要优势有:
1、工艺简单,施工方便。由于人工挖孔桩是用人力或小型电动工具开挖地下土石方的,无需使用大型桩机设备,所以方便施工,而且可以同时展开多桩施工,也容易及时判断土层中的土质和水文条件,便于控制施工质量,挖孔筑桩也不会产生挤土现象。
2、桩体承载力高。由于桩孔到达持力层后,浇筑钢筋混凝土而形成桩体,故为端承桩,其单桩承载力很高,集合为群桩后承载力更高。桩体的承载力及抗震力都很强,性能稳定可靠,能够保证质量。
3、成本相对较低。工程造价,以2014年价格水平计,每立方(内含人工挖孔、钢筋笼焊接及浇筑混凝土等材料加工及人工费用)可控制在250元以内。
人工挖孔桩的不足:
1、劳动强度大。由于全部土石方都要靠人工来挖掘,虽然局部可能使用小型电动工具,但劳动强度仍然不小。
2、施工速度慢。由于人工挖掘,开挖速度自然不如机械挖孔来得快,所以要根据工期决定是否采用。
3、安全隐患多。由于是井下作业,开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复杂的土质情况,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,所以施工的安全问题极为突出。
4、受限于外界条件。施工中可能遭遇的外界因素也需要考虑进来。比如遇到地下水位较高时,须抽排水,遇到雨天也须有防水措施。另外还要注意抽排地下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。